登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来源:教育部并中函院影视与艺术传媒学院院内作者:柴主任 王主任
特别消息:中函院影视与艺术传媒学院院摄制组并山西灵感源泉、中艺窗文化传媒公司有幸得到柴秘书长的支持,将在中、小、学艺术发展的测评教育中建立专业的评价机构,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等待批复中。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大连大学音乐厅举行。会议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大连大学承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大连大学党委副书记郭长明、辽宁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刘宝生,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科研机构、企业联盟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成立大会由联盟筹备委员会副组长柴广育主持。 会上,陈建荣、郭长明、刘宝生分别作了讲话,联盟筹备委员会副主任、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商立君作了联盟筹备工作报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宣读了关于成立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的决定和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单。 陈建荣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联盟的成立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也是艺术类高校和科技类高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郭长明代表学校向参加本次会议的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向给予会议支持的广大联盟单位和长期以来关心大连大学发展的教育部、教育厅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郭长明介绍了大连大学的办学发展历史以及我校艺术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的成立,有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创新、促进艺术教育办学质量提升、打造艺术学科创新发展公益平台,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创新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希望借助联盟平台,各联盟单位之间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服务、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合作模式,促进各联盟单位互通、互动、互鉴、互赢、互荣,共同发展。 刘宝生在致辞中说,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发展和相互依存的。用艺术的先进性来推动科技的进步,用科技的理性来平衡艺术的超前意识。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以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项目研究与实践为主要任务,搭建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幼儿园、企业、园区、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建设的多层级、多维度的学术平台,将为新艺术学科的创建,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学术支撑。联盟在大连成立,一定会对辽宁省艺术教育、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联盟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商立君作联盟工作报告。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宣读了关于成立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的决定和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单。 联盟舞蹈专家委员会主任江东代表专家委员会发言。 会上,各位嘉宾代表致辞后共同按下了象征着希望与合作的“金手印”,共同完成了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的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圆满完成后,举行了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理事单位代表会议。会议上审议并表决了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章程,联盟理事长提名及表决,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提名及表决,宣布专家委员会筹备组成员名单,宣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遴选办法。 张之益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志敏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徐元勇、江东、王廷信、宋瑾、蔡伟、王立生、李书春、任戬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及各分会主任。陈建荣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李英杰担任联盟理事长,王丽萍、刘派、石峰、温泽、王燕平、刘媛、熊祖鹏、商立君、康瑞军、李新现、毛毳、柴广育、陈海伦、姚立嘉、张庆海、杨松、曲星君、宫旭生、刘昂担任联盟副理事长。柴广育担任联盟秘书长,郭松担任常务副秘书长。 会上,集体讨论了2021年度联盟主要工作,介绍了联盟网站的建设情况。 联盟理事长、学校联盟单位代表、企业联盟代表发表讲话。 艺术与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未来,联盟将致力于艺术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与实践,围绕艺术与科技的渗透融合,探索艺术学科发展新理念,助推艺术教育改革创新,搭建艺术科技教育“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汇聚创新要素,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源地,科学艺术相互辉映、中国文化新场景的集散地,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新业态的生长地。 我中函院影视与艺术传媒学院院摄制组并山西灵感源泉、中艺窗文化传媒公司有幸得到柴秘书长的支持,将在中、小、学艺术发展的测评教育中建立专业的评价机构,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